产品分类

PRODUCT CLASSIFICATION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-  技术文章  -  灼热丝试验仪:温度不准与灼烧时间偏差的故障解决指南

灼热丝试验仪:温度不准与灼烧时间偏差的故障解决指南

更新时间:2025-09-20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3

针对灼热丝试验仪的核心故障,从 “加热系统校准"“时间控制模块排查"“操作规范优化" 三个维度拆解原因,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步骤,确保阻燃测试数据精准。

一、温度不准:聚焦 “加热元件 + 测温装置 + 校准流程"

1. 核心故障原因

  • 灼热丝加热元件老化(如表面氧化、电阻值变化)

  • 热电偶测温位置偏移 / 损坏(未精准接触灼热丝发热区)

  • 温度校准过期或校准流程不规范

2. 分步解决方法

  1. 检修加热元件断电后检查灼热丝:若表面出现严重氧化、变形或断裂,更换同规格镍铬合金加热丝(需匹配设备功率,如 2000W/3000W);测量加热丝电阻:用万用表检测电阻值,若与出厂参数偏差超过 ±5%,直接更换,避免因电阻异常导致升温不均。

  2. 校准热电偶与测温系统调整热电偶位置:确保热电偶探头紧贴灼热丝 “有效发热段"(距丝端 10-15mm 处),且无松动;若探头氧化或损坏,更换 K 型热电偶(耐高温、测温精度 ±1℃);进行温度校准:使用标准温度校准仪(如黑体炉),在 200℃-960℃区间(常用测试温度)多点校准,将设备显示温度修正至与标准值一致,校准周期建议每 3 个月 1 次。

  3. 优化升温参数设置进入设备控制系统:确认 “升温速率"“目标温度保持时间" 参数是否符合标准(如 GB/T 5169 要求升温速率≥10℃/s);清除温度补偿误差:若设备存在手动补偿值误设,恢复默认补偿参数,避免叠加误差导致温度显示不准。

二、灼烧时间偏差:从 “时间控制模块 + 触发机制 + 设备负载" 排查

1. 核心故障原因

  • 时间继电器 / PLC 控制模块故障(计时精度下降)

  • 灼热丝下降触发装置卡顿(未按时接触样品)

  • 设备供电电压波动(影响控制模块计时稳定性)

2. 分步解决方法

  1. 检修时间控制模块测试计时精度:设定 10s、30s 等常用灼烧时间,用高精度秒表对比设备显示时间,若偏差超过 ±0.1s,检查时间继电器接线是否松动,或直接更换 PLC 计时模块(优先选工业级,计时精度 0.01s);重置时间参数:若存在 “灼烧前延迟"“灼烧后冷却时间" 误设,恢复出厂默认值,确保仅 “样品接触灼热丝的阶段" 计入灼烧时间。

  2. 检查触发与传动装置测试灼热丝升降机构:手动触发下降指令,观察灼热丝是否顺畅降至样品表面(无卡顿、无延迟);若升降导轨卡顿,清洁导轨并涂抹高温润滑脂,或更换磨损的升降电机皮带;校准触发位置:调整灼热丝下降限位开关,确保灼热丝接触样品时,计时模块同步启动,避免因触发滞后导致时间偏差。

  3. 稳定设备供电连接稳压电源:确保设备输入电压稳定在 220V±5%(工业级设备需 380V±5%),避免电压波动导致计时模块工作异常;排查线路接触:检查设备电源线、控制线接头是否松动,重新紧固接线端子,防止因接触不良导致计时中断或跳数。

三、日常预防维护建议

  1. 定期保养:每周清洁灼热丝表面氧化层、清理热电偶探头杂质;每月检查加热元件电阻、测试计时精度;每 3 个月进行一次完整温度校准。

  2. 规范操作:严格按样品类型设置温度(如塑胶件常用 750℃/850℃),禁止超温使用(避免加热丝加速老化);灼烧后待灼热丝冷却至室温再更换,防止烫伤或元件损坏。

  3. 环境控制:避免设备处于潮湿(湿度>60% RH)、粉尘多的环境,防止热电偶受潮失灵或控制模块短路。




版权所有©2025 东莞市豪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(武汉分公司)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13048675号   sitemap.xml技术支持:仪表网   管理登陆

TEL:18820326175

扫码加微信